天才一秒记住【清韵绝】地址:zhenyubio.net
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话来,只好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,意兴阑珊回到了署衙里。下值后,李世民回到府邸打发走了那两个杂役,继续在寂静的夜晚想着青州粮价的事。
不知过了多久,耳力极佳的他听见院门处传来了响动,立刻收回神思前去查看。
打开门后,他借着灯笼微弱的光线一看,是正在左右张望的吴闲闲,不由心中一动,立刻就猜出了对方的来意,把他请进了厅堂里。
正如李世民想的那样,吴闲闲果然是来暗中投诚的,对方表了忠心后也没卖关子,立刻竹筒倒豆子一般把知道的青州署衙内情全讲完了,又压低嗓音道,“至于青州的粮价上涨一事,先前王知州邀请粮商们赴宴的前一日,末将正好来署衙禀告公务,无意间撞见蒯参军对刘通判说了一句话,便暗中猜测此事是他们操纵的。”
李世民其实早就猜到这一出了,但他仍然很耐心地问道,“什么话?”
吴闲闲回道,“他说一一下官已经都吩咐下去了,他们保证一切按您说的办。”
李世民闻言,不由得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壮实的黑脸青州军汉来。
他既然能从这样一句语焉不详的话中猜出真相,又岂会是练兵场上那种鲁莽冲动之人?看来,他昨日不过是装傻充愣顺势配合自己罢了。
不过,能引来这样一个聪明人投诚也是好事一桩。于是他愈发温和地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,吴闲闲受宠若惊地挠了挠脑袋,心头又升起一种奇异感一一自己上首坐着的,明明是个十七八岁初出茅庐的少年,为什么总觉得对方有一种仿若沉浸官场多年的无形威慑感呢?
这种震人心魄的威慑感,根本就不是王知州刘通判那些人能比的,倒是有些像自己在军中见过的种老将军他急忙压下心中讶异的猜测,憨厚笑道,
“未将愚钝,虽然猜出他们想用粮价给您制造麻烦,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,只好拾人牙慧,捡了一位前人平抑粮价的法子,但是只有您这位知州亲自出马才管用,而且恐怕有碍您的名声…”
李世民顿时精神一振,“是哪位前人的法子?请快快说来!”
吴闲闲谨慎地倾身向前,低声提示了几个字,“范相公。”
李世民一愣,“莫非是那位范文正公?”
吴闲闲忙高兴点头,“正是他!不知赵官人可有听说过此事?”
李世民笑着摇头道,“你说的恐怕是皇佑二年杭州的事,范文正公在六十五年前用过的法子确实是个好法子,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,它并不适合用在今日的青州。”皇佑二年(1050)杭州遭遇大水灾,各处乡县田地里的庄稼全泡了汤,城中粮商趁机联手哄抬粮价,原本4/50文一斗的粮价被抬到140文以上,无数买不起粮食的灾民只能抵押田地房屋来换钱买粮,时任杭州知州的范仲淹上书催促仁宗皇帝救济杭州,同时呼吁各地粮商踊跃往杭州运平价粮解难。
然而在几十万嗷嗷待哺的灾民面前,朝廷那点救济不过是杯水车薪,而那些外地粮商也纷纷声称"路线被杭州粮食封锁了,运不过去”,一场□口开始迅速在杭州各地蔓延着。
无奈之下,范仲淹只能想出很多办法来救杭州的灾民,其中包括一个惊世骇俗的平抑粮价法子。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,用杭州知州的名义让署衙张贴告示,宣称本地粮价即日起涨到180文一斗,一时之间杭州城中民怨滔天,百姓们骂他是个助纣为虐的奸臣,范仲淹并不为这些骂名所动,依然让人往各处散布这个消息。很快外地粮商纷纷闻风而至,数不清的粮食源源从四面八方涌来杭州,囤积了大量粮食的本地粮商在巨大的压货回款危机面前,开始跟外地粮商打起了价格战。而范仲淹则瞄准这个时机,立刻宣布打开州库粮仓赈灾,彻底打乱了外地粮商想速战速决捞一笔快钱跑路的计划,他们算来算去,与其耗钱财再把粮食运回去,还不如就地降价卖掉划算,于是这一回外地粮食开始带头大幅降价,反过来又带动了本地粮食继续降价的决心,如此一来,杭州疯狂上涨的粮价终于被遏制住了。虽然范仲淹因此被商人骂得狗血淋头,还落下了个不体恤商户的名声,但他确实救了无数买不起高价粮的杭州灾民。
吴闲闲闻言,只以为李世民是在顾及他的名声,心中难免闪过一丝失望,只得搓手尴尬笑着,
“呵呵.这倒也是,如今刘通判的人正盯着想抓您的错处,范相公这法子,确实是太过孤注一掷了些,此事有损您的名声…”
话还没说完,他就看见面前英姿卓绝的少年站起了身来,在昏黄的油灯下,那张俊朗的轮廓侧影上露出了悲悯怜惜的神色。
吴闲闲怔怔看着他,一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。李世民负手踱步沉吟道,“范文正公乃是一代忧国忧民的贤相,他晚年尚能不顾名声,在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拯救杭州百姓,我又岂能为了些许声名所困而不肯效仿?我不用这个法子,是因为青州如今的情况跟杭州当年完全不一样。”
吴闲闲这才恍然大悟,忙问道,“不知赵官人指的是什么不一样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