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韵绝

第1016章 摇人1 (第2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清韵绝】地址:zhenyubio.net

跪的时间长了,就真的站不起来了,

“然并卵”——定安国

在契丹东扩的过程中,灭掉了辽东半岛上的多个势力,比如上述的渤海国,很多不愿臣服的部族被迫四处躲避,坚持抵抗,其中就包含一支较为强大的渤海国抵抗分子,他们流亡到鸭绿江一带,建立了定安国革命根据地,始终高举反抗辽国暴政、恢复故国基业的义旗。

宋太祖时,女真人入贡,途径定安国,其国王烈万华托女真使者送来书信,与中原大国取得了联系,烈万华向中原大国明确了自己坚定的反辽立场,希望有朝一日能与中原联手消灭辽国。

赵光义在“高梁河之战”前,忽然想到了这个深深嵌入敌人腹地的楔子,于是派间谍抄小路给定安国送去诏书,大意是老子决定北伐了,你们在后面搞点事情,配合王师。

据说其国王“得诏大喜”,认为渤海复国指日可待。然后赵光义就喜提了“高梁河车神”称号。

定安国并不死心,在太平兴国六年(981)11月,又托女真使者送来贡品和书信,此时定安国王换成了乌玄明,他重申了定安国坚定的反辽立场,迫切希望与中原大国联手呈犄角之势。同时,乌玄明还给赵光义透露了一个好消息:渤海国旧都——扶余府,刚刚宣布脱离辽国,加入了定安国,渤海复国运动迎来了历史性转折!这是上天要灭亡辽国的节奏啊,机不可失时不再来,请中原大国抓紧北伐,我们全力配合!

赵光义龙颜大悦,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!在给乌玄明的敕书中,赵光义首先高度赞扬了他们的民族大义和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,并说大宋已经在边境屯集了重兵,马上就要动手了,至于具体的行动时间——“大约在冬季”(只俟严冬,即申天讨)。

但是定安国心有余而力不足,即便他真想联合大宋夹攻辽国,那效果不能说是杯水车薪吧,起码也是毫无卵用。

“雾里看花”——高丽

唐朝末年,高丽摆脱了中原的控制,“自立君长”,五代时,高丽时常入贡中原,双方保持着友好的互动。宋初,亦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,太宗太平兴国年间,高丽几乎每年一次入贡,态度很积极。

然而“高梁河之战”前,赵光义联合实力相对弱小的渤海国、定安国,却没有联合实力相对较强的高丽,这是为何?因为赵光义不信任他们,赵光义认为他们是辽国的走狗,属于被打击对象。只因为有一个比高丽还要积极的部族从中作梗,这便是女真。

五代时,女真人便积极向中原进贡求包养,与中原互动频繁,关系密切。后来,女真使者向大宋打小报告,说高丽人是辽国的走狗,他们狼狈为奸,摽掠女真人的人口牲畜,侵蚀女真人的生存空间,他们两个大国合伙欺负俺们这些弱小部族,还有天理吗?

按照女真人的说法,辽国在一次大规模侵袭他们的时候,高丽为辽国开放了边境,辽军才得以从高丽境内迂回到女真背后。

太宗闻言大怒,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!

当高丽使者入贡时,赵光义便当面质问其勾结辽国之事,还拿出了女真使者的实名举报信作为证据,然后勒令高丽把抢来的财产和人口统统还给女真。

赵光义失去了对高丽的信任,担心他们会泄露夹攻计划,所以将其排除在了反辽统一战线之外。

高丽国王得到赵光义的训斥后,忧惧不已。

一直等到几年后“雍熙北伐”前夕,赵光义才发来诏书,让他出兵配合王师。但是诏书中的措辞就没那么客气了,不像是盟友间的盟约,而更像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。

高丽国王表示接受出兵命令,并对误会进行了解释:

女真人“贪而多诈”,满口鬼话,请大宋不要先入为主偏听偏信。高丽否认了辽国“借道”一说,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:辽军袭击女真时,女真向高丽求援未果,于是心生怨恨,当时,高丽虽然没有及时给予女真人军事帮助,却收容了两千多名女真难民,等辽军走后,高丽还赠送厚礼遣送他们回家。事后女真劝高丽在险要地方修筑要塞,以抵御辽军侵袭,高丽深以为然,于是就开始动工,不料女真人却突然对高丽搞了一波无耻的偷袭,大肆劫掠,还把高丽百姓掳走,迁徙到其他地方,给高丽造成了重大损失。然而高丽知道女真与中原大国关系亲密,畏惧中原而不敢发兵向女真人讨要说法。高丽人忍辱负重,不曾想女真人恶人先告状,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还请天朝大国明鉴!况且高丽国世修职贡,始终把天朝大国当亲爹,又怎会与契丹人勾勾搭搭?这简直就是对我们的恶意诽谤,气死我了!

最后,高丽国王提出要派使者去汴州,与女真使者当面对质。

大宋使者表示相信高丽国,并让他发兵伐辽,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忠贞。

然而高丽国王却又以各种理由推迟发兵。大宋使者表示自己必须看见发兵之后才回国复命,高丽这才极不情愿地调兵遣将,做了做样子。

至于在“雍熙北伐”中的参与程度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汉家功业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抗战: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美利坚胜者为王 奋斗在沙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