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韵绝

第二十章 清华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清韵绝】地址:zhenyubio.net

舒服!

宁卫民就没有吃过这么舒服的饭!

自火锅以至葱花,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。

吃饱喝足后,宁卫民的口腔已被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的羊肉汤,给冲得滑腻顺当。

他的鼻腔也被一股子烤烟儿,熏得腾云驾雾般的快活。

甚至就连他的思想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几乎颠覆了原有的价值观。

是啊,肚子里有油水,生命才有意义。

要不都说民以食为天呢,肚子可是长在人的正中间。

这就是生命,这才是真理!

确实是破费了些,可这钱花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且不说为了师父本就该花。

就说像这样的涮羊肉,这样的口蘑羊肉锅子汤,今后是注定要绝迹的。

那跟吃鱼子酱和黑松露恐怕没什么区别,没什么不甘心的。

不过说实话,还别看已经吃得这么美了。

但距离做个真正的小神仙,那还差着一步呢。

因为用康老头儿的话说,肚子是饱了,可还得接茬再去洗个澡,才算是完美。

出了餐馆就是金鱼胡同。

康术德和宁卫民带着一包从旁边“丰盛公”顺手买的奶油炸糕过了街,直奔路西走。

其实也不用走多远,就几步道儿的事儿。

因为抬头就能看见,在人来人往的八面槽十字路口西北角,有个大门洞高台阶的门脸,那就是师徒俩要去的澡堂——清华园。

说起京城的浴池业,历史是真不短。

早在元大都建成时,就有澡堂出现。

但元明两代,仅仅是宫廷、寺院、官府才设置浴室,并非平民能享受到的。

京城浴池业真正兴旺发达起来,还是在清代。

由于民营浴池的出现,才致使京城遍布澡堂。

尤其清末民初的时候,不但京城遍布拥有池塘和官塘的传统澡堂,发展出了较为全面的搓澡和修脚之类的服务项目。

甚至还出现了仿照沪海样式建造的,拥有自来水、锅炉、电灯、暖气、电扇的“新式澡堂”。

于是由此引发了一场相当有声势的产业升级浪潮。

自此京城澡堂也有了“北堂”和“南堂”之分。

像八面槽路口这个三层楼高,砖木结构的清华园澡堂。

就是民国五年(1916年),由曹锟军政府的众议员董慕堂斥巨资,拆除了原先的“北堂”——东兴园澡堂,然后按照津门租界的洋楼式样重新修建的“南堂”。

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,其实就在宁卫民和康老头的住处奔南不出百步。

还有一家规模两层楼,名字同样响亮,且非常容易和此处混淆的一个澡堂子——清华池。

对,这就是日后说相声那位混“清华”学历的地方。

只是这时候的清华池还在它的原址——珠市口西大街路北的位置。

也就是在丰泽园饭庄的对面,还没迁到湖广会馆那边去。

由此可见,那位名师宇宙、晃动乾坤的“大学问家”,顶多也就是“清华”分校毕业的。

而且很可能资历浅薄,恐怕年过三十才“粗通文墨”。

所以当宁卫民走到澡堂子门口,还没进去的时候,一看见大门上访白底红字儿的石雕门匾,他就乐上了。

扭头就跟康术德贫上了。

“老爷子,您看这字号嘿,真够巧的啊。咱家门口是清华池,这儿是清华园。这也不怕混淆了啊?我就不明白了,这都是澡堂子,除了一大点儿,一小点儿,这有什么区别啊?”

可没想到,一问出口就挨堵了。

“还有什么区别?我告诉你啊,区别大了。这就跟都是吃涮羊肉,大栅栏那是‘一条龙’,这边是‘顺风来’,虽然相似但不能等同的道理一样,一个是饭馆,一个是饭庄。这澡堂子也一样,同样分三六九等。”

“原本京城最大的澡堂,是杨梅树斜街的东升平澡堂,可惜建国之后,政府就把那儿改为第一旅馆了。所以这个清华园,现在就是京城条件最好,面积最大的浴池了。”

“你看,这儿是市中心的繁华之地啊,所以这个清华园,年头不但老,而且一直接待的都是东城的官僚政要,豪门公子。清华池可比不了。”

“咱家门口那个清华池,那是清真澡堂,原来叫‘小沧浪’,小得很。直至三十年代,被宁夏军阀马福祥买下来改建成的两栋楼,才升格儿成了中型澡堂。”

“去那儿的客人,过去都是逛完了大栅栏和八大胡同之后奔南走,或是居住南边的商贾去。解放之后也一样,这边都是文化人,当官的,南边就剩下贩夫走卒了。明白吗?要说区别,那就是差着地段,差着档次呢。”

“这么跟你说吧,我要图省事就不带你来这儿了。我当然知道去‘一条龙’吃涮羊肉,去‘清华池’泡澡,比来这儿方便。之所以还要带你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同桌是迹部君 本宫怎会下嫁! 大瑛弟国 我的救赎任务共享了 旧日回响 不装了,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快穿:病娇大佬太粘人